2018年4月19日下午6时,我院"铸梦青春"大学生自主学习园地读书交流会在知识产权基地报告厅成功举办。崔玲玲老师、傅强老师和葛恒浩老师参与此次活动,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经验,自主学习园地负责人吴怡老师主持本次活动,法学院读书协会及部分本科生参加活动。
师生互动
在交流会上,崔玲玲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就李小翠同学提出"如何选择书籍以及专业书籍与非专业书籍阅读时间分配"的问题上,她表示,阅读专业书籍与阅读非专业书籍并不冲突,只是要合理安排时间,非专业书籍阅读在任何空闲时间都可以进行,放下手机,时间就有了。阅读小说、历史类的书籍可以扩展知识面,并且夯实文字功底,会提高撰写专业论文和法律文书时的文字运用能力。但是,要尽量选择经典,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著是首选,尤其是出现选择困难时,就选择经典。这次推荐大家阅读《大秦帝国》和《红楼梦》,这个季节很合适。平时阅读,要远离发表门槛不高的网络小说,隔绝低俗娱乐,读纸质出版物。在时间安排上,大学应当分清学习和娱乐时间,不能浪费宝贵的青春时代。最后,老师表示,现代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播速度愈来愈快,作为一名法律人,要谨慎在网络等数字媒体上发表言论,要保护好自己,也要注意不被"迅猛"的流量影响内心,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崔玲玲老师发言
在本次交流会上,葛恒浩老师为我们全面的阐述了关于兴趣阅读和中西方法律书籍的选择问题。对于刘淑平同学提出"不清楚兴趣点",以及王雪薇同学提出"狂热的'娱乐'兴趣如何正视"的问题,他表示,兴趣促使人去做某件事,任何兴趣跟某个人之间都是一种"缘分",在选择书籍时,也要尊重兴趣。在不知道兴趣所在的情况下,更应当多读书,在多方面的接触中发现"缘分",即兴趣所在。而狂热的"热爱",即娱乐,倘若沉醉其中,会大大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抗拒"娱乐",不被物化。对于冶富同学提出的"专业类国内书籍和欧美书籍的差异及选择问题",他解释了此类情况是所有法学专业类学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根本在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包括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制度差异等。需要努力去克服,可从中国的著作类入手。他推荐老舍"京城的市井味道"作品:《茶馆》、《离婚》,以及结构精妙的《檀香刑》和其他若干专业书籍。
葛恒浩老师发言
会上,傅强老师也和同学们积极互动交流。傅老师结合自身经验,用构造情景的方式同同学们传递自己的看法。对于黄鑫同学提出"在网络人群中,是否要坚持自我想法"的问题上,他引用一句"我们不在上帝的法庭"进行谆谆教诲,在现代,信息传递愈加迅速,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仍然处于无法自负其责的阶段,我们要有自我思考,不能盲目跟风,坚持需要勇气,也会有风险。在书籍筛选上,他表示,时间是筛选的工具,而读懂好书也需要我们去用时间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他推荐金圣叹版本的《水浒传》,同时希望我们在读书时,可以借鉴到名家的解读,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把书读深读透。
傅强老师发言
读书交流会最后,辅导员吴怡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提到书籍、阅读对自己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是她创办"大学生自主学习园地"的初衷,为帮助更多同学认识到大学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学习,还有其他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升——多读书、读好书是必经之路。本次读书交流会整个过程非常愉快、充实,师生们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在沟通中彼此增进了解、学习收获。感谢班主任老师们为同学们在选书、读书、用书上提出的珍贵建议,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爱学习的同学们加入到我们的阅读队伍当中。自主学习,时不我待,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