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志愿服务 > 法律援助 > 正文
法律咨询,服务群众|记“法律诊所”2023秋季班第二次法律服务
发布日期:2023-11-02阅读量:

20231028日,我院“法律诊所”2023年秋季班与郭杜街道东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合作,在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程杰律师的指导下,在郭杜街道海亮熙悦小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小区居民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咨询活动开始前,在东街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由社区工作人员在海亮熙悦小区业主群发送咨询活动开展信息,并在小区公示栏张贴海报,对本次法律咨询活动提前进行宣传,邀请有法律问题的居民加入“西大法律诊所法律咨询”微信群,提前提供案件材料信息,为本次咨询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有的居民就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纠纷向学员咨询。小区居民向学员咨询拆迁过渡费未及时得到发放的问题,学员在询问律师以及查询相关政策文件和信息后及时致电反馈,告知其可以首先保留相关证据,然后催告相关机构发放过渡费,最后可以考虑诉讼途径。有的居民则就一个房屋纠纷问题向学员寻求帮助,学员们给当事人理清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告知其本案件为民事继承类案件并为其提供初步的咨询意见,张先生表示,后续会继续通过线上方式与学员沟通。此外,学员们还对居民提出的有关房屋买卖、冬季取暖、小区管理等问题给出法律咨询意见。

有的居民则因为一件往事,多年来郁结心中,向学员询问法律方面的解答。一位大叔多年前因焚烧秸秆导致失火,后被行政拘留,但对该处罚决定的法律依据并不清楚,学员们通过查找当时的法律法规,向其详细解答了关于过失引起火灾的法律规定,成功化解其困扰,并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另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因为四十多年前特定历史背景下一桩土地确权纠纷,一直难以释怀,学员们向其指出,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已经难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但可以寻求其他方面的救济。

学员们均表示,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见识到很多课堂上没了解到的东西,通过与当事人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认识到了法律问题最真实的样貌,提升了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一方面也感觉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对案件的把握能力还未达到能独立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的要求,今后会继续努力学习专业法律知识、投身法律实践。

社区和谐,法治共享,西北大学法学院师生时刻关注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本次法律咨询活动中,学员们向多位居民提供了准确的法律咨询意见,小到暖气供暖,大到房屋、土地纠纷,解决了困扰群众的法律难题,为居民依法维权、解决化解纠纷提供了帮助。对于已经向我们咨询的居民,我们会通过线上交流、电话回访等方式,跟进案件进展,提供进一步的法律咨询服务。

西北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

法律诊所教学(Clinical Law Education)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法律职业道德和专业责任感为核心的法律教学模式,是法学专业教学方法方面开辟的一种全新模式,其实质上是将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会见当事人、调查事实、撰写法律文书、法律谈判、模拟审判实训及代理诉讼等实验项目来认识和学习法律,让法科学生在处理真实案件过程中深入学习和理解法学理论,强化法律职业伦理道德,提高法律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

201510月,西北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教育开始启动。为了探索符合法学院实际情况的法律诊所开设方式,2015年、2016年法学院连续设置法律诊所预备班,在全院范围选拔志愿参加法律诊所班的同学,不断探索法律诊所教育的开展方式。在预备班的基础上,2016年下半年法学院正式面向三年级本科生开设法律诊所课程,法律诊所分为校内授课与校外授课两部分。校内授课部分,主要进行真实案例实训,从会见当事人、法律咨询、事实调查、法律检索、法律谈判、调解、法律文书写作和诉讼代理等法律实训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学员的法律实践能力;校外课堂部分,在常设的法律诊所办公室值班的基础上,定期到人员密集的广场和定点社区进行法律咨询,带领学生旁听典型案件庭审等,将法律诊所的实践教学功能与法律援助功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法律服务与教学的双重价值。

法学院自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和建立常设性机构以来,学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法律援助,在预防和化解纠纷、提升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作出了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西北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的法律咨询活动将于未来两个月持续开展,为提供精确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准确把握案件事实,团队设立微信群聊,进行后续服务。欢迎有法律问题的朋友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