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以评促建 > 正文
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简介
发布日期:2025-03-30阅读量:

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是西北大学法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专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的企业——湖南省码农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探索人工智能与法律深度融合,以项目牵引、跨学科融合及教练研作为发展路线的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坐落在西北大学西学楼9层,实验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实验室主任由法学院院长王思锋与湖南省码农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洪新敏联合担任。联合实验室的顺利成立,是前期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重要举措,是法学院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贯彻以评促建精神的直接成果。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一轮跃升期,潜在创新发展空间巨大。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实践的各个领域,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对法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为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教育转型赋能。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法治人才培养需要,法学教育亟待转型,以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在当前人工智能逐渐全面进入法律实践领域的前提下,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转型中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一抓手。人工智能为法学教育提供新动能,推动法学教育实现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是法学教育模式主动适应法律职业时代需求的有效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必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满足法律职业的时代需求。现阶段法律职业对于人工智能+法学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增加,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有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更多通晓并能够良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联合实验室每年暑假、寒假开设两期训练营,开展司法AI工程实践训练营,构建以“AI技术赋能、法学实践深化、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法律实务能力与技术创新思维兼具的新型法治人才。通过法学-技术-素质三维赋能,联合实验室成功构建了法律科技人才的孵化闭环,为司法AI领域输送了一批懂法律、精技术、善协作的新生力量。这种以实践反哺教学、以技术重塑能力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创新范本,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司法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下,联合实验室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价值,着力构建法治建设与科技发展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