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法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实践周系列活动(四)——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前往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研学
发布日期:2025-07-14阅读量:

2025710日,我院带领2024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全体学生前往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研学并与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涉外法律实务分享会。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徐雯律师权益合伙人潘睿律师高级合伙人程杰律师王英歌律师我院副院长崔玲玲、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班主任杨希老师以及2024级法学(涉外法治实验班)全体同学参与本次活动

主持人程杰律师对我院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到场主要嘉宾,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分享,为西北大学学生尤其是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同学提供更具体的实践学习视角。

崔玲玲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她指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精通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实战经验的涉外法治人才稀缺。为满足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我院于2024年开设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此次与浩天(西安)律所的合作,是我院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她特别感谢浩天(西安)律所提供了宝贵的实务前沿阵地,使学生得以零距离感知行业脉动,并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在课程共建、案例研究、实习基地建设乃至联合课题攻关等方面展开更系统、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输送栋梁之才。

崔玲玲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她指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精通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实战经验的涉外法治人才稀缺。为满足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我院于2024年开设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此次与浩天(西安)律所的合作,是我院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她特别感谢浩天(西安)律所提供了宝贵的实务前沿阵地,使学生得以零距离感知行业脉动,并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在课程共建、案例研究、实习基地建设乃至联合课题攻关等方面展开更系统、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输送栋梁之才。

王英歌律师的《中俄法律文本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主题分享,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刻揭示了语言表层之下深藏的文化逻辑、法律传统差异对文本精准传达的颠覆性影响。王英歌律师精通英语、俄语,同时具备俄语翻译、税务师资质,拥有丰富案件承办经验。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翻译技巧的讲座,更是一次跨文化法律思维的深度训练,强调了在国际法律实践中,精准沟通是保障法律效力的生命线,为培养具备语言+法律+文化复合能力的精英人才提供了关键视角,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分享环节后,西北大学法学院杨希老师作为与谈人进行了精彩点评。她高度评价了两位律师分享内容的实践指导意义,并从高校育人者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律所提供的鲜活案例、行业洞察和前沿问题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验班培养方案。她强调,此类深度交流是打破象牙塔壁垒、实现理论与实务双向奔赴的最佳途径,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战敏感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徐雯律师在总结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分享会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她指出,浩天西安律所作为深耕法律服务市场、尤其在涉外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团队的领先机构,肩负着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和助力法治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此次活动成功架起了学界与业界的高效沟通桥梁,是探索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新模式的有力实践。徐书记表示浩天(西安)律所将持续开放优质实践资源,包括提供更多实习岗位、参与模拟法庭、共建实务课程等,与西北大学携手打造立足西北、面向全球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地,共同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海外利益贡献坚实的法治力量。

活动在全体嘉宾的热烈交流与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本次涉外法律实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理念的共鸣和行动的发轫。它有力彰显了校企协同在培养新时代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为我院与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的长期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