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解锁法学新机遇——教育、就业与身份“三重奏”:香港法学硕士申请辅导专场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21阅读量:

2025年4月16日,我院成功举办“解锁法学新机遇——教育、就业与身份‘三重奏’”香港法学硕士申请辅导专场讲座。活动特邀香港中文大学法学硕士、宸和家办创始人章章,香港城市大学法学博士、宸和家办教育高级顾问梁恺康担任主讲嘉宾,深度解析香港法学教育体系、就业前景及留学规划路径,吸引我院数百名学生参与,现场反响热烈。我院院长王思锋教授,党委副书记丁晓雯,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主任洪新敏,宸和家办教育咨询部负责人,香港教育大学硕士王璐瑶,教育咨询部负责人、香港大学硕士夏赟果,市场总监秦奋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章章从全球法律体系差异切入,剖析香港作为普通法(common law)代表地区的独特优势。她指出,香港法学教育以案例分析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与内地大陆法系(civil law)形成互补,其JD、LLM、PCLL等硕士项目注重培养国际法律思维,尤其适合希望在跨境法律领域发展的学生。

梁恺康补充道,香港高校QS排名全球领先(如港大、港中文常年位列前50),学制短(1-1.5年)、全英文授课,且采用申请制,相较于内地考研更具灵活性,毕业生在跨国企业、国际律所的就业竞争力显著,配合香港身份政策(如IANG签证、QMAS人才计划),职业回报性价比突出。

针对留学规划,梁恺康建议学生从大一至大三分阶段准备:前期夯实学术背景(如提升雅思成绩、参与法律竞赛),中期积累实习经历(涉外律所、企业法务优先),后期针对性优化个人陈述与申请材料。他特别强调“硬实力与软实力平衡”,并分享香港身份获取的多元路径,包括学生签证转IANG工作签、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等,助力学生长远布局职业发展。

在问答环节,学生围绕“香港与澳洲、德国留学对比”“留位费成本考量”等展开提问。章章指出,香港兼具地理邻近性、文化适应度及中英双语环境,适合追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学生;梁恺康则建议,根据职业目标权衡地域优势,例如国际仲裁领域可优先考虑香港,而学术研究方向可关注欧洲院校。针对留位费压力,他建议提前规划奖学金申请及兼职机会。

此次讲座以“教育—就业—身份”为主线,为我院师生详细介绍了香港法学教育的立体图景。本次分享,不仅破解了学生对留学规划的困惑,更拓宽了职业视野。未来我院将持续通过系列讲座、企业合作等形式,助力学生在跨境法律领域把握机遇,回应全球化时代对法律人才的需求。